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学术前沿 | 城市网络外部性的距离效应

发布日期: 2022-12-11   作者:   浏览次数: 10

中国城市群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与地理距离:网络外部性的视角

 

作者姓名:王艺晓1,2,3,4,孙斌栋1,2,3,4,张婷麟1,2,3,4

作者机构: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2. 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202162

                 3.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4. 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上海,200241

发表刊物:《地理研究》

引用格式:王艺晓,孙斌栋,张婷麟.中国城市群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与地理距离:网络外部性的视角[J]. 地理研究, 2022, 41(9): 2418-2432.

 

摘要:以往研究对于距离对于分工的影响,或者距离在网络外部性影响城市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所知甚少,而且多关注城市网络外部性的正面效应,对城市间竞争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网络外部性的负效应分析不足。因此,本文采用空间的视角,以城市群内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例,建立一个核心-外围的空间结构来揭示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网络外部性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强度随着远离城市群核心城市而上升,互联网渗透率和列车网络中心度会显著地强化这一效应;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随距离变化的机制在于竞争效应比协同效应对地理距离更加敏感,从而衰减更快,因而靠近核心城市的城市在功能上遭受了“集聚阴影”,而远离核心城市的城市在功能上更多的受到了协同作用的支撑。本文贡献在于发现了距离在分工或网络外部性中的作用,并考虑了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负网络外部性效应,同时也为推进城市群内的分工协作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引言


分工协作是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其中,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关键,即城市专注于制造功能、生产性服务功能还是其他功能。因而研究城市功能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城市功能受城市自身特征 (比如城市规模) 和外部因素即城市网络外部性两方面影响。总结已有文献,关于后者的研究还存在有待深入探讨的薄弱之处。首先,尽管以往研究在测度网络外部性时考虑了城市间距离,但是对于距离如何影响包括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在内的城市功能及其分工却所知甚少,本文补充了空间的视角来深化认知网络外部性综合效应的空间特征。其次,以往研究更加强调网络外部性中的积极效应如规模借用,对于城市间竞争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消极效应如“集聚阴影”关注远远不够。弥补上述文献的不足构成了本研究的动机。

 

二、研究假说


遵循一般研究范式,本文构建了一个单中心结构的城市群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城市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被定义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他城市为外围城市。

根据已有研究分析,得到三个关于城市网络外部性影响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判断:①外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受到核心城市该种功能的竞争和协同 (合作) 的共同影响;在近距离范围内,竞争效应要大于协同效应;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都会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但竞争效应衰减得比协同效应更快。根据上述三个判断,可以推导出本文的假说:网络外部性影响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综合效应(即协同效应与竞争效应的差值)随着距离增加而不断增大(见图 1a)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相应地随着远离核心城市而逐渐增强 (见图 1b)。

图1 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影响曲线


三、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为12个中国城市群,城市群中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被定义为核心城市。

外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FS)的测度为城市某时期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规模除以城市某时期的制造业就业规模。最初生产性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外包,某城市的FS越大,意味着该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产业不仅能满足当地制造业需求,还能出口服务别的城市的制造业,存在服务盈余。

本文使用OLS回归检验外围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与其距离核心城市的远近的关系。数据年份为 2013—2016年。

图2  地理距离与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回归残差散点分布(2016年)


四、研究结论

1)我国存在某些中小城市具有较强生产性服务功能的现象;(2)地理距离与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为显著正相关,即距离生产性服务功能核心城市越远的外围城市,其生产性服务功能越强(图1b),地理距离对于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影响因互联网渗透率和列车网络中心度的提高而增强;(3)通过生产性服务功能的回归残差发现(图2),越靠近核心城市,负残差的城市越多,这些城市遭受了集聚阴影;离核心城市越远,正残差的城市越多,属于规模借用的表现。这说明协同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差值是先为负,随着距离增加而转为正,差值随着距离而变大(图1a)。


五、贡献与启示


1)检验了地理距离在网络外部性影响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过程中的作用,丰富了城市间功能分工的研究,使传统的城市网络研究或城市间竞争合作理论实现了空间化。(2)新近兴起的城市网络研究偏向关注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竞争。本文尝试将协同与竞争共同纳入分析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城市网络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全面的分析框架,充实和发展了城市网络中关于城市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理论。(3)对中国城市的规模与功能不匹配的现象进行了观察与分析,与国际的城市功能与规模等级的研究进行对话,为相关研究提供案例和启示。

本文发现带来的启示是,城市功能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城市规模等城市自身特征的需要,还要考虑自身在城市群内的空间区位以及与其他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的互动。这对于指导城市群内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促进城市间功能分工协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及的网络型城市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研究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83420712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新文科创新平台(2022ECNU-XWK-XK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