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住地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探索活动满意度和领域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作者姓名:孙斌栋1,2,3,4,刘嘉航1,2,3,4,尹春1,2,3,4,*,曹新宇5
作者机构: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2. 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202162
3.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4. 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上海,200241
5. 明尼苏达大学汉弗莱公共事务学院,明尼苏达州,美国,55455
发表刊物:《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引用格式:Sun, B., Liu, J., Yin, C., & Cao, J. (2022). Residential and workplace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Exploring chain-mediation effects of activity and plac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04, 103435. DOI: 10.1016/j.jtrangeo.2022.103435.
摘要:为建设幸福城市,城市规划师希望通过优化环境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本研究基于2018年上海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的感知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地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大于工作地环境。在居住地,感知环境质量和社会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工作地,感知可达性是影响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感知环境质量。此外,感知环境可以通过影响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进而作用于生活满意度。这些结果为优化职住地环境以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引言
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是城市研究的前沿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居住地环境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忽视了工作地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其次,许多研究只关注了单一环境维度(如建成环境),但少有研究同时考虑了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第三,既往研究忽视了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效应,即环境可能通过影响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进而作用于生活满意度。
为克服了上述研究不足,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理论体系,构建了职住地环境、活动满意度、地方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理论框架(图1)。在该框架中,职住地环境均与满意度相关联,且职住地内部的环境要素包括了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同时,职住地建成环境会通过影响个体活动满意度,进而影响其对地方的满意度,最终作用于生活满意度。
图1 理论框架
二、数据与方法
数据来自2018年的上海市问卷调查数据,包括了1058个有稳定职住地的18~60岁被访者。
研究方法为结构方程模型。首先,利用因子分析得到了生活满意度(图2)、职住地感知自然环境(即环境质量)、感知建成环境(即可达性)和感知社会环境(即社会资本)的潜变量(图3)。其次,利用路径分析探究职住地环境、活动满意度、地方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复杂关联。
图2 生活满意度潜变量
图3 职住地感知环境潜变量
三、结果与启示
图4展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居住地和工作地感知环境会通过地方满意度和通勤满意度而与总体的生活满意度间接相关,也与生活满意度直接相关。居住地满意度、工作地满意度和通勤满意度都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通勤满意度还可以通过居住地和工作地满意度,间接相关于生活满意度。
图4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注:仅展示了显著的环境要素估计结果,系数为标准化系数。
本文可能的学术贡献:(1)同时考虑了职住地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弥补了以往对工作地环境作用探究较少的不足。研究发现,居住地和工作地环境在影响生活满意度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居住地环境更加重要。(2)同时评估了职住地内部感知环境质量、可达性和社会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感知环境质量和社会资本在居住地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而感知可达性在工作地是最重要的。(3)揭示了职住地环境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新路径。研究发现,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在环境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
政策启示:(1)鉴于居住地和工作地环境对生活满意度都很重要,政策可以通过改善职住地的环境来提高生活满意度。以环境质量为例,改善空气质量并降低噪音来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2)政策制定者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改善居住和就业社区的环境要素。在居住地,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社会需求,设计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增强社会资本。在工作地,可以采取紧凑型规划策略提高目的地可达性。(3)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是环境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因素,因此规划师需要意识到环境要素的优化将提高活动满意度和地方满意度,从而带来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1184;420712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1227;2022T1502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新文科创新平台(2022ECNU-XWK-XK001;2022ECNU-XWK-ZX02)、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2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