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学术前沿 | 集聚有碍创业:来自中国的微观经验证据

发布日期: 2023-01-10   作者:   浏览次数: 71

集聚有碍创业:来自中国的微观经验证据

Does Urban Agglomeration Discourage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Micro-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作者姓名:李琬1,孙斌栋2,3,韩帅帅4,金晓溪2

作者机构:1.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3. 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202162

                 4.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开封,475001

发表刊物:Land

引用格式:Li, W., Sun, B., Han, S., & Jin, X. (2023). Does Urban Agglomeration Discourage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Micro-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Land, 12(1), 145.

 

摘要:当下一面倒地关注集聚经济的正面影响,对集聚不经济探索十分缺乏。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从个人创业视角研究城市密度/规模的全面影响。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大城市降低了个人成为自雇者的概率。其原因包括,在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存在替代效应),在大城市的创业者普遍面临着高额的固定成本以及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城市规模/密度对于创业也有积极影响,在大城市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总利润、更多雇员,企业主具有更高的经营性收入,显示出大城市对高质量创业的筛选作用。从鼓励个人创业的角度出发,政策制订要尽可能地减轻集聚不经济的影响。

 

一、引言

 

创业不仅能创造就业和促进生产力,还能从根本上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普遍认为,人口众多或高密度的城市被认为是创业者的“孵化器”或“苗圃”。然而,伴随人口和密度提高,工作匹配的概率和质量也会提高。这就意味著在人口众多或高密度的城市更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因而使得个人倾向于成为赚取工资的雇员,而不是承担风险的雇主。其次,作为一种不可交易的资源,土地和住房价格必然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会给创业者带来很高的固定成本,提高创业的进入门槛。另外,大城市的创业者通常必须支付高薪,以使其员工能够负担得起相应的房屋租金。这就使得创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不利于创业。最后,人口众多或高密度的城市有着较大的市场,也因此面临相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文旨在检验以人口规模或人口密度测度的集聚是增加还是阻碍个人成为创业者的概率。

 

 二、实证研究

 

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研究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检验城市规模/密度对个人成为自雇者的影响,并处理了其中的自选择(14岁以后没有搬迁过的子样本)和遗漏变量问题(以1953年人口和密度作为工具变量采用TSLS重新估计)。实证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密度降低了个人成为自雇者的概率。

进一步原因分析显示:1)匹配效应。把样本按照城市就业机会多少进行分组,发现在就业机会多的城市,城市规模或密度对创业负面影响更显著;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个人就业满意度,发现城市规模或密度对非创业的就业者的满意度增加更大。2)高房价效应。按照房价和工资水平的中位数,将样本分为高低两组,发现高房价降低了城市规模/密度降低个人成为自雇者的概率。3)竞争效应。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雇主感知的竞争激烈程度,发现更大的城市规模或密度确实导致了更显著的创业竞争感知,并带来更低的创业概率。

不过,城市规模/密度对于创业也有积极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大城市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总利润、更多雇员,企业主具有更高的经营性收入,显示出大城市对高质量创业的选择作用。

 

三、结论与启示

 

大城市降低了个人成为自雇者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在大城市的创业者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且普遍面临着高额的固定成本以及激烈的竞争。不过,大城市对于高质量创业具有积极的筛选作用。在一面倒地关注集聚经济正面影响的当下,本文提供了集聚不经济的证据,希望客观理性地看待集聚的全面影响。

本文发现的政策含义不是倡导在大城市禁止创业,而是建议大城市的创业政策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重点削减集聚不经济的影响。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1184420712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ECNU-XWK-XK001)、河南省社科项目青年项目(22YJC79003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青年项目(2022CJJ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