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学术前沿 | 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与中国的制造业去中心化

发布日期: 2022-04-01   作者:   浏览次数: 29

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与中国的制造业去中心化

 

作者姓名:张婷麟1,2,3,4,孙斌栋1,2,3,4,,李琬5,周慧敏1,2,3,4

作者机构: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2. 崇明生态研究院,上海,202162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4.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5.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发表刊物: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引用格式:Tinglin Zhang, Bindong Sun*, Wan Li, and Huimin Zhou.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decentralisation in China.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21, DOI: 10.1111/pirs.12660.

稿件备注:此文为基于原文的精简版,完整阐述与讨论请参考原文。

通讯作者邮箱bdsun@re.ecnu.edu.cn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对于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新期待。尤其针对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否带来城市内部制造业去中心化,早期已有大量预判和讨论,但一直缺乏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1-2010年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库,观察这十年间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去中心化情况,并验证了ICT和城市制造业去中心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ICT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城市内部制造业就业去中心化,即表明ICT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开始重塑中国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引言

 

科学技术历来对空间的塑造作用都非常明显,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工业技术以及小汽车的普及等几次科技革命都对城市空间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现代通讯技术发展大大减少了人们信息沟通的成本,降低了人们面对面沟通的需求。不少学者提出距离已死地理终结城市中心消亡的论断,城市内部很多产业也确实出现去中心化的趋势。但几十年过去后,大多数关于极端空间去中心化和城市即将消亡的预测尚未成为现实。相关领域研究也多停留在定性的讨论和预判,严格的定量研究较少;仅有的大样本实证研究也只关注到ICT对制造业分布的集聚-分散维度,缺乏针对集中-去中心化维度的讨论(集聚-分散维度重点关注就业的高低密度分布情况;而集中-去中心化维度重点关注就业分布与城市主中心的空间关系)。因而,无论是现实还是学术研究中,ICT到底带来集中还是去中心化的答案都是模糊的。本研究重点关注ICT对城市制造业去中心化的影响,并设计IV-GMM的研究方法处理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得到较为可信的因果关系。

 

二、经验事实与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的信息通信技术用户数据研究发现(图1),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在2001-2010年间都在增长,但移动电话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从2001年每1000名居民拥有手机不到300部,到2010年平均每人拥有1部以上的手机。固定电话则呈现了倒U型的发展规律,在2006年左右达到了拥有率的顶点。

 

1  中国城市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受度历年变化

Fig.1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 China

 

从城市空间去中心化来看,中国三个典型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的等值图显示(图2),2000 - 2010年,主中心以外的就业密度逐年增加,整体上去中心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2  制造业就业密度分布图

注:左2001年;中2005年;右2010

Fig.2 The contour map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density

Notes: Left column: year 2001; middle column: year 2005; right column: year 2010


更进一步地,为了探究这种城市去中心化和ICT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本文设计了三种测度城市集中化程度的指标(表1),构建以集中化程度为因变量,ICT为自变量的计量模型。


1  集中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Table 1  List of centralisation indexes

 

为了克服反向因果带来的困扰,本文用logistic曲线拟合城市的ICT发展程度作为工具变量,采用IV结合GMM的估计方法确认ICT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鉴于以往研究忽视了后期城市空间结构对早期空间结构的路径依赖特性,本文将集中化指数的前期水平加入模型中作为控制变量。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欧美发达国家去中心化阶段正好发生在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当时的实证研究大量聚焦于探索城市去中心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信息革命到来之时,随着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ICT对这些国家制造业去中心化的影响实证研究极少。

中国作为快速工业化的国家为这一主题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本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确实正在经历ICT驱动的城市制造业去中心化历程,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城市空间演化影响因素的理解,也为其他正在同时经历信息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进行空间转型和空间治理提供了案例借鉴。然而,需要承认的是,ICT对城市的影响确实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当国家逐渐转向后工业时代,制造业生产模式将大不相同,ICT对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也会不同。

 

[研究资助: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7ZDA0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1183, 42071210, 41901184);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1692101200]